近年来,海淀区餐饮业繁荣发展,给市民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,也产生了油烟扰民问题。尽管多数餐饮企业已安装油烟净化装置,油烟排放达标,但是市民投诉“油烟扰民”的现象仍时有发生。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在办理接诉即办工作中,主动靠前、积极作为,聚焦群众急难愁盼,深化“大家商量着办”工作机制,有效破解了“油烟扰民”难题。
近期,12345市民热线反映辖区内某餐饮店油烟扰民问题。接到投诉后,执法人员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核实。经监测,该餐饮店虽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且监测结果为油烟达标排放,但因排烟口设置位置较低,产生的油烟直接通过门窗飘至办公楼内。在案件办理过程中,执法人员发现按照传统的“执法-处罚-整改”治理模式效果不佳,不仅难以解决,也给各方造成了一定困扰。市民李先生表示,“餐馆的排烟口就在我们窗户下面,虽然日常就餐方便,但每到饭点就传来阵阵油烟味,窗户都开不了。”餐饮企业也很为难,“我们的油烟净化设施正常使用,按时清洗,油烟检测报告也合格,也加装了除味装置,该做的我们都做了。”
为解决油烟扰民问题,区生态环境局主动搭建起市民代表、餐饮商户、物业等多方议事沟通平台,实地调研存在的明显问题和主要矛盾,通过“大家商量着办”工作机制,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解决方案。
座谈会上,大家各抒己见,共同助力餐饮油烟问题解决。执法人员根据真实的情况,提出两点整改建议,一是烟道往西延伸二十多米,远离办公楼,成本较低,但烟道排口设在地面位置,可能后期随着风向的改变会对周边办公人员产生一定的影响;二是利用大厦原有烟道,在原有烟道内新建一条烟道通至21层楼顶平台,实现废气高空排放,成本相比来说较高,但能够更好的起到一劳永逸的效果。在经过多轮次协商讨论后,第二套方案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认可,最终确定由物业牵头提供技术保障,物业与餐饮商户共同出资,协同治理,对烟道做改造,将烟道通至3号楼21层平台约50米的位置。
在施工方案确定后,因实地勘查施工作业场地狭小,风险较大,旁边的环境复杂,且需要对原配套烟道进行部分拆除,维修加固,物业与商户考虑到施工难度及成本预增问题,施工并未如期进行,工期一拖再拖。为保障施工顺顺利利地进行,执法人员又多次召集市民代表、物业、商户进行协商议事,在充分听取各方陈情后,共同对实施工程的方案进行研究优化,经过不懈努力,与物业、餐饮商户协商一致,于年初启动了施工改造工程。同时考虑到施工改造过程中噪声、油烟对市民的影响,执法人员要求严格按照法定时间进行实施工程,并建议商户停业整改。
油烟管道改造工程完成后,执法人员再次来到该餐馆进行回访。“最近没有油烟味了,窗户也敢开了!”市民李先生激动地表示。
习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,“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。”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将继续坚持“大家商量着办”工作原则,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,进一步深化接诉即办工作,推动协商管理向主动治理转变,扎实破解油烟噪声扰民难题,让民间“烟火气”,不再扰“凡人心”。